教师风采

综合实践 注重科技——宁德市民族中学劳技教研组简介

发布时间:2009-09-24 作者:admin 发布者:admin 阅读 : 16107

        我校劳技教研组由来已久,但人员流动大,而且多为兼职。早期劳技教师有陈学文、祁文芳、李景、许育平、黄凤訇、张丽萍等教师,他们指导学生搞了很多小创造、小发明和小制作,很多作品在省地市三级的中学生“三小科技”活动中获过奖,至今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作品被长期保存在劳技作品陈列室中。近年来劳技教师主要有吴晏清、薛希芳、肖继文、施智华等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2人,新教师1人。其中吴晏清和薛希芳老师接受过省市两级《通用技术》骨干教师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我校早期劳动技术课主要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指导学生搞标本制作、物理制作、盆景雕塑、编织针编、农业劳动技术、自行车维修技术、家用电器故障分析等。随着新教材改革不断深化,学校领导对劳技教室的装备也重视起来了,在刚刚盖起来的科技楼,配制了四个劳技教室。劳技组的职能也发生了较大的移位。薛希芳老师侧重于社会实践课,肖继文老师侧重于研究性学习课,吴晏清老师侧重于高中《通用技术》课。但劳技组教师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们在认真消化吸收现代技术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积极创造电工和钳工的实验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吴晏清老师指导高三钟安辉同学设计的“声控兼触摸数码循环音乐彩灯”,在第十届福建省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中荣获省级二等奖。李景老师曾经指导学生进行“瓦楞纸雕塑大象制作”的教学录像片,在福建省劳动技术优秀课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当然劳技组仍然是我校师资力量最弱、人员最少的一个教研组,有待于慢慢地改善。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