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陈驹:做生动教学实践者

发布时间:2010-12-18 作者:admin 发布者:admin 阅读 : 14952

 宁德网消息 (记者 周晓京)  个人简介:陈驹,宁德市民族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教务处主任。教育部“园丁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福建省首批教学学科带头人”,宁德市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指导组组长,福安市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2008年获评“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师”,2010年获评“福建省特级教师”。近年来,他先后发表了《高中物理目标教学模式与风格初探》《试论物理课堂 “爱学”、“会学”氛围的营造》《用认知学习理论考量高一物理教学》等论文和文章60多篇。参与福建省高考省纲《高中毕业班复习指导丛书——物理》编写,担任教辅《中国高考年鉴》物理学科主编,被聘为市教师进修学院兼职教师,福建师大物光学院兼职副教授等。

  “陈驹老师:您的物理课,我印象十分深刻!很高兴曾经历过那么有意思的课!这激发我以生动、风趣的形式与人分享我珍视的人生。”这是陈驹老师最近收到的一个学生新著扉页上的文字。“我真的想对您说:您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在您的课上,我们是如此快乐!您是我见过的最有魅力的老师”……收获着这些来自学生的溢美之辞,陈驹说,他要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物理老师,做一个健康的智慧型教师。

  ●感悟教育内涵,做生动教学的实践者

  陈驹是一个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师。他的教学有着鲜明个性风格:“课堂愉悦,详略得当,效率领先”。

  “我的教学特色是课堂氛围生动有趣,师生关系和谐互动,教学进程循序渐进,教学要求富有弹性。”面对记者采访,他认为优质教学首先要让学生“爱学”,进而使学生“学会”和“会学”。

  他肯定地指出:高中物理教师首先必须弄明白物理难在哪里、怎样让学生爱学。“物理现象虽来源于生活,但物理并不等于生活经验,它是严谨的科学理论。”陈驹说,例如,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尽管与学生讨论了地球与苹果,鸡蛋碰石头,马拉车等现象,背诵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结论,但许多学生还是以为“拔河比赛,得胜队拉失败队的力大于失败队拉得胜队的力”,因为经验对学生影响太强烈了。“因此,有效的教学过程必须要用更为强烈的刺激,去否定原有的经验‘完形’,打开认知缺口,使学生的知识进行新的建构。”

  对这节课,陈驹进行了创新设计:优先选定拔河类问题为突破口,让力气大小悬殊的两学生分别坐在带滚轮的椅子上,绳长不变,两人持续用力,结果是拔河没有胜者。“为什么?把绳子换成两把测力计互拉,可见读数总是等大。在这破坏了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讨论,使问题上升为物理理论,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效果就好多了。”

  “高中物理知识结构严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密切结合,而数学关系式中充满着物理意义的表达。把握这些学习特征是高中物理‘会学’的关键。”陈驹说。他还认为,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应该要特别注重循序渐进,这是让学生“学会”的要诀之一。“物理教师自己要学会‘等待’,体恤高一学生的稚嫩和高二学生的成长性,不要过于超前地苛求学生达到高考要求,但是要充满期待。”

  ●教研同步,做智慧型的物理教师

  陈驹自九十年代以来就注意做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同步发展。从“物理教学目标管理”教改、高中物理必修和选修改革,到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他始终坚持学习、实践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教学、教研和培训,是其专业水平提高的三大要素。

  陈驹说,要做一个好教师就必需注重提升自己的生活和心理品质,因为影响教师成为名师的最大障碍是“职业倦怠”。“保证教师生活高质量的关键是保持快乐的心态,职业生活中要不断有智慧源头的‘活水’。要把读书学习作为生活常态,把提高教师专业水准作为追求目标,把与学生交往作为愉悦之源。有活水,教师职业生涯的个体生命意义才有依附,才可能拒绝平庸。”他认为:既然当中小学教师就要“认命”,认同自己的职业定位,学会把“精神”体验高看一些,把“物质”要求平和一些,把积极工作的态度和淡泊名利的思想统一起来,那是教师必备的修养。

  陈驹说,他的生活格言有:“澹泊敬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登山、游泳是他生活的组成部分,他还利用暑假坚持“驴行天下”:东到绥芬河,西到塔克拉玛干,南到亚龙湾,北到漠河,高到珠峰大本营,低到吐鲁番盆地,足迹遍布中国。他说,一个受学生爱戴的物理老师,也要有开阔的人生视界,他要做一个健康的智慧型的教师。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