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
岗前培训,助力新教师扬帆起航
为帮助新教师尽快熟悉工作环境、融入民中集体,强化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学习校本德育管理的有效做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规划好教师职业生涯,更好引领新教师成长和发展,快速完成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8月27日-31日我校组织了三晚一天的2019年新任教师岗前培训。 8月27日晚,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开班仪式于我校富春校区科技楼四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教研室主任苏华春老师主持,校党总支书记林国清校长,王神华副校长,各科室负责人以及37位新教师参加了会议。会上,林国清校长对37位新任教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且讲述了民中六十多年的光辉历史,介绍了近几年来学校的发展状况,希望新老师们能够以作为民中人而自豪,勇挑“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的重任,争当一名好老师。就何为好老师,他引用了一份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从教师的工作态度、师生关系和人格魅力三个方面,向新教师们展示了好老师的十二个特征,重点强调了教师要备课充分,富有创造力,创造归属感(体现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公平对待每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态度积极乐观,有幽默感等。随后总务处主任钟荣鸿,团委副书记全建华,保卫科科长陈雄,教研室主任苏华春,就学校的后勤保障、队伍建设、教研培训、团队工作、安全防卫等工作分别作了介绍。 办公室郭仕惠主任带领新教师们学习了教师的职业行为准则和学校的管理制度,并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及“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理解,愿新教师们都能成为有职业操守、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特级教师王神华副校长开设“规划教师生涯,享受教书人生”讲座,“你选择教书是否为你所愿?你选择到民中教书是否为你所愿?谈谈你对自己教师生涯的期待”三个问题,引起了新教师的思考,调动了整个讲座的氛围。高二政治老师兼班主任肖团英和初一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杨晶芯做了回答,肖团英表示自己本是民中毕业,回母校服务是自己所愿,期待往名师之路靠近;杨晶芯则坦承做教师原为带薪休假,做了之后发现教书之路艰辛,希望能够培养学生成才。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王副校长引用苏轼的诗,为新教师们指明了方向:不管是否为你所愿,既然选择了就要随遇而安,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王副校长就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新教师们聊起了教师的生涯规划。首先是树立理想,敢于担当,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其次是阶段规划,分三步走:一为奠基阶段,养成常规习惯,具备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二为发展阶段,提升教学技能,展开课题研究,进行论文撰写,探索教学方法;三为丰富阶段,形成文化课堂,特色的教学主张,还有学科教育。再就是任务规划,要往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市名师,省名师,特级教师发展。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明其道不计其功”,无用即为大用,新教师要脚踏实地,承担责任;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师要把课堂、学生作为根本;三多读书,读关于教育理性、教学智慧的书,读国学经典和教育经典。 正高级教师林雯老师带来了题为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有效性探索”的讲座。林雯老师讲座厚重而又不失亲切,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林老师从三个大的方面,向新教师进行解说。一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从知识本位回归到学生本位;从学术形态深入到教育形态,课堂要回归本真,形成原生态的教学。二国家高考评价体系: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明白高考为什么而考,考什么,怎么考。三促成有效课堂教学的四因素:精准周密的课前计划;激思促学的课堂实践;信息周全的课后反馈;及时到位的得失反思。重点介绍了TIPS课堂教学组织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与生成、讨论与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实现课堂效果的最大化。 特级教师、教务处郑志壮主任作了题为“让遵守规范成为教师生涯的起点” 的讲座,郑主任围绕“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主题为新教师传授经验,答疑解惑。一、正确理解教师职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郑主任讲述了宁德以及福安初高中教育发展历程,分析了现今教育的新模式。二、把握教师成长的三大方向。郑主任从“教书”、“育人”、“研究”三个方面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科教学以及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主要方向。三、遵守教育教学规范。遵守教育教学规范,就是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福建省普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和《宁德市民族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规定》等条例。新教师们要时刻以条例中的要求约束自己,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四、分享名师心得体会。为教师划分类型和层次,明确各种角色教师,引导新教师成为合格的“能师”、“名师”。 信息中心孙晓红老师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应用”讲座,讲述目前中学课堂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情况、使用多媒体的相关经验以及如何通过互联网查询教学资源,为新教师们在未来教学中更好的运用互联网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如何当一名班主任?兰花老师从三个方面向新任教师阐述了班主任的工作要求。首先,常规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除了需要处理事务常规、学习常规、生活常规等班务,利用好家长资源,打造科任教师的幸福感等也是班主任常规工作的要义。其次,身怀五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五心”即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细心,其中,拥有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再者,阳光智慧是班主任工作的策略。阳光型的班主任能以微笑面对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智慧型的班主任在处理事情时往往能宽严有度,虚实结合,冷热交替,收放有度,疏堵相伴。兰花老师的阐述,为新任教师指明了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胡文君老师以“豆角开花藤牵藤”来形容家校联系。讲座围绕两个方面展开,首先,藤藤相依,花开艳丽。比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家长可根据自己的职业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从而实现家校合力教育,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信任沟通,藤方互依。信任是家校合作的基础,沟通是家校信任的前提。家长的信任源于班主任自信满满的表达技巧;源于多种多样的沟通方式;源于恰当适中的沟通频率。 孙玉惠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具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几点素质:一是阳光开朗,充满激情,因为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快乐的学生。二是潜心教学,孜孜不倦,要得到学生的认同与尊敬,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科教学上的高质高效。三是用爱浇灌,用心铸就,事无巨细的班主任工作要求每一个班主任都要细心。除此之外,还要学会控制情绪,用宽容之心提升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四是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的榜样往往比劝诫更为有效,因此教师要时时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最后,孙老师用“既然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与所有新任教师共勉。 陈建芳老师的讲座围绕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展开。首先从组建家长群、确定班委、安排位置等方面与新任教师交流,这些工作在拿到学生名单后就可以开展,而不是等见到家长才开始做。接着建芳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她的三条“高压线”,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最后建芳老师向新任教师传授了三点可操作的方法:一是日记交流;二是成长记录袋;三是家访。 教研室苏华春主任开设“新任教师如何尽快适应角色转变”的讲座。从教师的幸福感切入,并结合亲身经历完美地解读了新任教师尽快适应角色转变的“密码”:高定位,同发展;勤实践,勇折腾;亲理论,勤思考。为新任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清晰明了的目标:先站住,再站高;先升值,再升职。 三名新任教师进行精彩的片段教学展示,蔡琼铃老师用英文字母歌开启课堂,教学语言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教学环节疏密有度。在字母接龙等游戏中,学生不知不觉就达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杨晶芯老师充分抓住初一学生的心理,用《雨和鱼》的故事导入新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速读课文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归纳出四季的雨具有的特点。林思静老师以苹果落地,树叶飘落的现象引出“自由落体”这一学习内容,并通过纸片与硬币的实验让学生得出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猜想,并播放“毛钱管”实验的视频,帮助学生验证猜想。陈文虎、陈文静、郑芳芳、刘坛金、苏华春等老师对新任教师的片段教学作了细致到位的点评。陈文虎老师提醒新任教师备课首先要备学生,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始终围绕学生的能力特点。苏华春老师从课堂组织、媒体使用、教学定位、课堂教学机智等方面与新任教师分享自己的理解。 短暂的岗前培训学习,新任教师听得认真、记得详细,表示获益匪浅。数学老师黄秋彬谈道:自已在这之前,一直在做思想斗争,对教学之路很困惑,不过,现在思路清晰了,是时候树立目标,勇于前进了;物理老师许妙杰也说道:因为自己不懂规划,走了不少弯路,好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英语老师郭晓玲则感叹道:不管自己有多少年教学经验,都不能忽视向前辈们学习,必须多多探索教学课堂模式,抓住课堂的45分钟,创立高效课堂。 为更好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今后学校会持续跟踪、关注新教师的发展,做好规划,搞好培训,确保质量,努力提升,为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做好扎实的基础保障。 供稿:唐指艳 杨晶芯 陈俊梅 审稿:苏华春